请输入您要找的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网中学作文高三作文作文内容

给孔子的一封信高三作文1000字

时间:2020-01-21 09:02:34

  引言:敬爱的孔子:您好,近日怎样?在小的时候,常常听到别人谈论您及您的各种著作。我时常眨着眼睛思考着:你究...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欢迎大家阅读《给孔子的一封信高三作文1000字》,此文由作文网(zww.net)编辑推荐,大家多多指教!

  第一篇:给孔子的一封信高三/1000字)

  敬爱的孔子:

  您好,近日怎样?在小的时候,常常听到别人谈论您及您的各种著作。我时常眨着眼睛思考着:你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大家会如此崇尚您。小小的我,脑海中充满了疑问,努力地想要寻找到其中的答案。终于在我七岁时,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获得了一本带有拼音及注释的《论语》。从此,我便与《论语》有了不解之缘。尽管刚开始时,那一本书有拼音,也有注释,但是我依旧读不懂它。虽然我每天背诵、朗读,满嘴的“之乎者也”,但是我还是读不懂它。

  那时,我小脑袋中猜想了起来:也许您不过是一个只会“之乎者也”的老者;也许您不过是一个满身铜臭的地主老头;也许您不过是一个当朝为官的大老爷;也许您不过是一个••••••脑袋中充满了幻想、充满了疑问、充满了种种可能。由于读了您的《论语》,我小的时候可闹过不少笑话呢!不信,您喏——那时,我正好八岁。偶然间看到了您《论语》中的一句话,叫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割不正不食••••••”

  当时,读了您下面的注释,原来这是一种饮食习惯。然后我就在想:怪不得别人会崇拜您,原来您是靠这种饮食习惯才被别人崇拜起来的。如果我也照这种饮食习惯,会不会也一样被人崇拜呢?说干就干。于是乎,我开始监督起了妈妈,非要让她照着您书中所说的去做饭,否则我就坚决不吃饭。没办法,为了那时长身体的我,为了不让我的骨骼发育遭到破坏,只能依照我的话去做(您不要以为父母很溺爱我哦)。那天我折腾了妈妈一上午,才做出了您那所谓好的食物。吃饭时,我觉得这跟平时的饭菜没什么区别,那您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令人崇拜的对象呢?不一会爸爸回来了,看着心不在焉的我,立即知道我心中有事。 (作文网 Www.zww.Net)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开始盘问起我,无奈之得从实招来。听完我精彩的“演说”后,爸爸竟哈哈大笑,只笑得我心惊胆战。我不理解爸爸为何大笑,不理解我的“演说”有何问题,也不理解您到底为何云者。而后,我又开始了大调查。在我十二岁时,我在一家书店中无意看到了您那厚厚的一本《论语》,这本书比上一次的那一本更好、更大、更重,而且书中没有拼音,连注释也比那本细、多、易懂。

  我看了看那不菲的价格,狠了狠心买下了这一本让我能够进一步理解您、了解您、看懂您、明白您的书。有了上一次看书的经历,我开始对书中有些知识看得懂了,但同时却又不明白它的道理。有一次,为了弄懂您书中的意思,我也闹出了笑话。不信,您瞧那天,我正好全神贯注地看着新买来的那一本书,以至于我竟然没有听见妈妈的叫喊声。无法,妈妈只得把饭端到我看书的屋子里,妈妈一边叫我快点吃饭,一边又嘱咐我小心眼睛别看坏了——您可是不知道,只要有书我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要把书看完,又何况这一本还是关于您老的。我一边应答着,一边又心不甘、情不愿的不放下您的书,只能边吃饭,边看书。

  因为是书桌,我正好写完作业,还没来得及收拾便看起了您的书。我正津津有味的品读着。哎呀,不好!“一个非法分子”——橡皮趁机进入了我的口中。没事,拿出橡皮继续啃读。可谁知,这一切竟被偶然间进来的妈妈看得一清二楚。啃读完您书中的一点点,只能出去休息、休息了。后果可想而知,刚出了房间就被家人看到,一个个笑的前俯后仰。我一时蒙住了,为何?这到底是为何?看着一脸迷茫的我,妈妈强劲地捂着肚子和嘴,尽量不让自己笑出来,也给我讲了事情的原委。虽然听得不太清楚,但也略知一二,只得跑回屋子。

  刹那间,脸红了、心跳也加速了,谁让自己这么出丑呢!想想妈妈刚才做动作、讲故事的情景,脸更红了、心跳得也更快了。您看,我对您的著作痴迷的样子,就知道我与《论语》的不解之缘了吧!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懂得了您那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割不正不食••••••”的含义。这些话现在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阅读品位、一种审美倾向、一种人生追求。它使我明白:只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对生活另一种美的阅读品位和审美观点,对人生的一个理想、一个追求。

  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充满意义、充满追求、充满美丽的好人生。当然我现在也明白,你不是一个只知“之乎者也”的老者;不是一个满身铜臭的地主老头;不是一个当朝为官的大老爷;而是一位学者,一位谈天论地、精通天文地理的学者。您创建了儒家学派,留下了无数可以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宝,您是为了天下众生而生,所以才受到尊重,并不是所谓的什么饮食习惯。您受到天下所有人的尊重,您当之无愧。谢谢您及您的著作,有了它们,我才会与书交上朋友,并且成为好朋友;有了它们,我才会了解您及您不平庸的一生;

  有了它们,我才会有如此多的感慨。我想:(当然这里不再是我随便的猜想)您及您的著作一定会永远流传下去,因为您是值得骄傲,当之无愧的东方伟人,而您的著作也是使人受之一生、用之一生的知识宝库、精神财富。我依旧会继续将您及您的著作研究和挖掘下去。

  祝您开心快乐!

  刘韵

  第二篇:给孔子的一封信(高三/1000字)

  尊敬的孔子先生:

  我是您的一个普通学生,与您相隔数千年后壮胆写信打扰您,不仅是为了向您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有几个问题亟待您的指教。

  您生于鲁国,游历于各诸侯之间,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学富五车,经验丰富。您的儒家思想主张:“温、良、恭、俭、让”,前四个字让我心悦诚服,但“让”字让却不敢恭维。老子又作了一个与您如出一辙的论断:“我恒有三宝:一为勤,二为俭,三为不敢争天下先。”是吗?我从未见过您是长得怎么样的?但是我仿佛能看到你朴实的身影,紧锁的双眉,因为直至你离开时也还未有你所看到的礼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你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与“礼治”。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您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您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有时您的观点正确,但有时您的又太绝对啦。

  我觉得凡事都不能太绝对了,做人行中庸一点,做事要视环境决定做人的标准,不能拘泥固执,该争的时候就争,该不让的时候就不要让,该表现的时候就得努力表现自己,捍卫自己。

  其实,孔爷爷,您教给我的何止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选择朋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更多难题,学习更上一层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君子……孔爷爷,您的闪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孙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我们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

  在现实生活当中,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不让”且要“争”。先生有所不知,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而不像你当年国泰民安,无论是经济抑或是军事,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人民道德,都可谓瞬息万变。地方性的区位联系,国家之间的合作、互利,国际互联网等迅速发展让人叹为观止。试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安稳地依着祖宗的家产,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果断的“让”字,不参与,争取经济合作,不和别国在竞争中取得发展,那么历史又将推向何处呢?

  孔子先生,您也许不知道,中华民族在19世纪遭受的是何等的苦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一份份不平等条约摆在清政府面前,他们可是您的好子孙,“让”、“让”、“让”。。。于是在一片“让”声当中您的家当被典当一空,至今还有许多文物还在列强的博物馆中呀!然而,您的子孙们又准备闭上眼睛休息了。

  生灵涂炭,人民潦倒,便是如此“让”出来的。

  还有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事要禀告先生您。1948年,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强大的新中国。1997年,香港在xx的据理力争下回归了祖国怀抱。二年后,澳门又回归祖国。静心闻着紫荆花和荷花的香味时,我明白了要靠努力争取国家强大的真谛。

  看着香港澳门上空飘扬着的五星红旗,想起国家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我正确路线,综合国力不断升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们还能恪守您的一个“让”字吗?若再恪守您的一个“让”字那么台湾是不是还会再晚回来呢?先生您说呢?请先生明察。

  先生我看过你的一本书《论语》,写得很有道理,很有哲理性我很喜欢看您的书。

  孔子先生若你还在的话多好,现在以你为首的“国学”可热闹了。中央电视台开了一个“百家讲坛”栏目,一个大学教授,还是个女的,讲《论语》,讲得老百姓都爱听,火了。她把自己讲的“论语”写成书,签名售书,一天卖出1万多册。她的手腕子都肿了,一下子挣了好多钱。你说,你的“论语”已经出版了那么多年、那么多种语言、那么多版本版次,怎么一直就没有畅销?现在在你的“论语”加上了一个女人的名字,叫《于丹讲论语》,为什么就这么火呢?在电视上,在报刊上,我端详于丹的照片,觉得她很不漂亮呀!几个博士认为于丹讲“论语”讲得不准确,就联名讨伐她。你别说,越是讨伐,于丹就越是火。我跟你说吧,于丹可是拿你挣了大钱了,你如果是要“下岗”了,想在网上开个书店什么的,没有钱的话,就和于丹说一声,按照国家规定的利息贷款,她肯定会给你。如果有一天你进入福布斯财富500强的话,可不要“为富不仁”呀,要搞搞希望工程,救济救济贫困的大学生。没准,你有了新的政绩,还能当上教育部长呢!

  此致敬礼

  第三篇:给孔子的一封信(高三/1000字)

  敬爱的孔子:2500多年前的您以好学,博览,广交而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你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圣人,但您自己不这样认为。

  你有一段相当经典的对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你是多么的谦躬。我从未见过您是长得怎么样的,但是我仿佛能看到你朴实的身影,紧锁的双眉,因为直至你离开时也还未有你所看到的礼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你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与“礼治”。您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您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带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带,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您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带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在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您:“您是怎么看出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的呢?”这个问题一直让我想得头昏脑胀。

  读了《论语》我找到答案了,那就是要心静,多和人家交流,从人家的言谈举止中您就能知道他们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虽然我和您不可能面对面交流,但读着您的书就像是和您面对面交流,从中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比如心要静,做人要有诚信,读书时不思烤是不行的等等。我为不能生活在您那个时带当您的学生而感到遗憾,不过,我会认真读您的《论语》。这也是我们应该的吧。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借“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您那里汲取智慧。”我想您一定不会想到,千年后的今天,世人对于您的形象仍是褒贬不一。您的思想仍旧是人们谈论的热点。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那是一个允许开放性的思想,各种学术共存的时代。当时的百家争鸣,更是让人心生羡慕之情。

  也许,您的思想,唯有在此时此刻才会爆发。而更加替您感到庆幸的是,您一生之中奔波于各国之中,周游列国,四处传播自己的思想,虽然是“屡战屡败”几经波折,但值得庆幸的是,一直都有您的弟子的陪伴。颜回,子路,仲由等,一直都追随着您。我想,他们之所以从未离开您,这一定是源于您的深邃思想的吸引与您独特的人格魅力吧。您当时倡导的思想是“礼”与“仁”,这是一种在当时及其需要的思想。对于当时的教育,您提出了“有教无类”,这是一种超乎于时代的想法,当时的贵族垄断了教育,使得平民很少得到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您发现了这个时代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对于当时的政治,您推行的是“礼”与“仁”,这种超脱的思想,或许只有您才具备。您推崇的是“为政以德”,这打破了传统封建的“礼不下庶人”的思想。

  在那个年代,您是非常勇敢的,敢于向统治阶级发出自己的建议,这种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或许也曾有人想到过如此,但敢于实践的人,毕竟只有您一人。这种胆量的起源,大概就是您的内心世界的充盈与强大。敢说敢做,勇于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太多的人不具备。您深邃的思想更是让近乎所有人望尘莫及。两千年以来,您的思想总是会受到两类的评价,一种是来自统治阶级以及少数民众的褒奖,甚至是过分的推崇。另一类人则是极力反对。对于后来的统治阶级来说,儒术成立一种制服人民的工具,并且失去了最为本质的意义。以“和”为贵的思想,被丧心病狂的统治阶级完全忽略,倡导的都是“学而优则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类的思想,但却避开了其本质的意思,断章取义。使人民误解,从而听从自己的摆布。

  我着实替您感到不平,这种故弄玄虚的短句,使得多少统治阶级借此为所欲为。对待教育亦是如此,如今的课本中还好些,没有太过于偏激的解读。但文革时期的批判,近乎让一个时代的人都对您心有余悸,甚至心存恨意。但从某一角度来看,那些极力反对您的思想的人,实质上是在批判统治阶级,与您并无关系,只因统治阶级套用了您的话,所以才迁怒于您。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反儒的人,他们都是对您的了解还不够深,便妄下断言。

  假若您还活着,您见了此情此景应该会心碎不已的,是吧?我想,是的。

  第四篇:给孔子的一封信(高三/1000字)

  孔老夫子:

  您好!

  写这封信的原因是我想和您谈谈“儒”的问题。您被后人尊称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巩固了两千年来的王室地位,相应的儒家学说的提出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创设了一个尊师重教、礼仪周全的时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特殊最神奇的时代,知书达理成了人们的追求。这一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直有幸延续至今,人们依然在不断探求着知识,是您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智慧瑰宝,您摒弃了那个时代的糟粕,发扬了那个时代的精华,将您的所思所想凝练成了儒家文化,但是,在您的的巨大成就之后,人们将您期待的漏洞打开了,这,就是“儒”的问题一个“儒”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深根,人们从此有了信奉。

  在时间的推移下,极端的部分演化成了迷信,信黄天厚土,信金锣大仙,信王母娘娘,一切神话人物都成了信奉的对象。而此时,万人之上的皇帝就成了时光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与时光对弈,好棋与臭棋决定于一个人,如何执棋,如何考量,也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这也就是一个王朝衰败或昌盛的主要原因。我们可悲地发现,在另一个极端面上,人们的思想由“儒”转化为“奴”。宋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们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是国家筑成的标准,习惯把皇帝看做地基,把自己认作是点缀,这也就使王朝接连不断的变换,政权不停更迭,百姓愁苦流离,而那些将“儒道”挂于嘴边的文人骚客们,则天天沉迷于舞文弄墨中,人们没有意识到远方一代骄雄成吉思汗的崛起。当铁骑直踏汴梁时,人们才猛然清醒过来,不能靠一人的力量去抵抗外侮。但为时已晚,兵败如山倒,灭亡,成了大宋不可改变的命运!而当初范仲淹高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王室又哪里重视过人民的力量?曹操打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招牌,这明显的就是在变法,在革新。面对着比自己大的对手,我们应该打败他。康有为等人已经做出了变法的决策,而面对慈禧的逼压,又一次做出了屈服。也许地主阶级能唤起一代中国人的信念,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就是奴化的表现。

  当初,您肯定试着在寻找一种能改变未来的生活方式,但是您的确不知道后人只是在效仿中继续效仿,用放大镜在看着你所制造的漏洞。您把单个人的地位看的太重太重了,也就禁锢了人们奔放的思想。美利坚联合国在两百年来就建立了使人不能超越的国家位置,他们三权分立,他们秉持人权思想,这也许就是新时代的标志。

  当初胡适鲁迅要打倒孔家店,人们怀着愤慨,然而我想,你的在天之灵也许只有欣慰,欣慰他们能醒悟过来,开辟一个新时代。

  第五篇:给孔子的一封信(高三/1000字)

  尊敬的孔丘先生:

  您好!

  在这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我应该尊称您为老师,希望您能看懂我这二十一世纪的白话文,文言文对于我来说,实在是有点难,而且我也不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啊!孔老师我真的很佩服您。

  您知道吗?您在世时就已经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今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您看您的名声多大啊!还有记述您言行语录《论语》一书的内容,我们也学习了一些,而且也明白了不少道理呢。您知道吗?《论语》是咱们中华文化的代表。《论语》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还制定它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

  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将它译为拉丁文后,它又被转译为意、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可见,《论语》是多么受人敬仰啊!不过,《论语》中有句话,我得与您商讨一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想。”是,小人是如您所说的那样:没有小人就没有人夸自己,自己的心灵得不到安慰;而有小人,虽然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最大的安慰,可是时间久了,小人便会影响自己的思想,让自己腐败、昏庸,所以小人是很难养的。可是,女子呢?我觉得并不是啊!女子在家中可操持家务,所有的家务都是女子来做的。而男子呢?则可以在一些大事上做决定。我并不是说女子天生就是做家务的。在当今社会,男女平等,而且现在的女强人也特别多,比如:德国xx,默克尔;美国国务卿,赖斯;中国副xx,吴仪等。其实,我也不必太责怪您。在《礼记》中记载道:“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先君子丧出母乎?’”宋代大儒朱熹对此也有注解:“伯鱼之母出而死。”伯鱼是您的儿子,这段史料记载证明了您确实是离过婚的。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才是齐家的重要内容。现如今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我不必责怪您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偏见,毕竟瑕不掩瑜。我们更应该学习您教我们的另一句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之后,就在各个方面实施巩固统一的措施。而在思想上,却是灭绝人性的“焚书坑儒”。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上面说的李斯。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琯、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在李斯、赵高的怂恿下,秦二世胡亥更加奢侈腐化,胡作非为。当时全国人民的反秦起义已经风起云涌,为了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劝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当时,秦二世与宫女宴饮作乐,见李斯等人上书十分恼怒,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都被赵高扣留。赵高借机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被迫承认谋反,在秦二世二年被杀死。其实,您也不必太过悲伤了。在公元前202年—9年,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而汉武帝大一统时,也巩固了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这一建议便是董仲舒提出的。说完了古代说现代。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八十多个国家和两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人数近三千万人。

  中国政府在世界上有需求的、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孔子学院,现已在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启动了六十多所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孔老师,这“儒学”由衰败到振兴,再到今天的广为流传,您是否会骄傲呢?我想,您应该会吧。从您春秋时期建立儒家学派,到现在我们学习《论语》,这期间发生了多少事呐!但儒学却历尽沧桑而不衰,生生不息,这是多强的生命力啊!

  孔老师,我一定会认真学习和传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

  第六篇:给孔子的一封信(高三/1000字)

  敬爱的孔夫子爷爷:

  我不知道这样称呼您是否失“礼”。“周公之礼”因您而兴,中国因您而誉为“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才变得“知书达礼”。

  尊您夫子,因为您是学者、是老师,是我国创办私学最成功的第一人,是华夏民族的“一代宗师、万世师表”,是“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尽管您曾经一再否认“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还说“圣人无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然而,您对教育“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为救民于水火,救国于礼崩乐坏的乱世而开创的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无愧于“圣人”的称号。尊您为爷爷,是因为我们血浓于水、一脉相承,这样就有别于外国人把您当着兄长看,他们还在1984年美国出版的《人民手册》将您列于世界十大名人之首。九岁时,老师教育我“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让我初猎《论语》巨著的只言片语,初识了您——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两千多年来,您以“仁爱”的思想规定了人们“孝悌”和“忠恕”的伦理基本准则;创立了“德治”、“礼治”和“教化”的政治思想基础;开创了“中庸”处世的社会关系学。我仰慕“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还崇敬夫子“温、良、恭、俭、让”的人格魅力和“人之生也直”的高尚品德。赞叹夫子“人不知,而不愠”,“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襟怀。正如您的学生子贡所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我给先生一纸书信,不为一表敬佩之情,而是想多读“孔氏书”,想学汝为人,尽管夫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夫子爷爷,您三岁丧父,十七岁失母,曾感叹“吾少也贱”!然而,您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胸怀济世救国抱负,彰显教书育人智慧,最终成为“至圣先师”,千年万代受人膜顶礼拜。人们盛赞“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那么,您是怎样取得成功的?我读《论语》找到了答案——即就是“学”。您说对吗?“学”的思想贯穿其始终,令人肃然起敬、感佩莫名。过去,老师逼我学,父母迫我学。

  今天,我才恍然大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就要像您一样“乐以忘忧”,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养成好学、乐学的习惯,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如您所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学”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您还告诉我:学习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与当今社会提倡的“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足见您深谋远虑、独具慧眼。学习的意志和动力来源于崇高的理想。您主张“学而优则仕”。

  虽然有人批评您的“读书做官论”,但是我敬重您率直的真性情。就是在当今,哪一种官哪一级官不要“文凭”?就算不做官,学有所成还可以“脱贫致富”,“科学就是生产力”嘛!再说,没有知识,你凭什么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您还告诫我:“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让我牢记学习要讲究方法,要把学习、思考、实践结合起来,不死读书,读死书。要能够“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做到融会贯通、创新学习、“闻一而知十”。您所担忧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阐明了“德”与“学”的辩证关系和社会价值,这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做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夫子啊!手捧《论语》我心激荡,您教我们学习、做人的光辉思想,譬如耀眼的北辰,永恒照亮人类进步的灵魂,永远指引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

  此致

  稽首

  您的孙子:

  杨青

  2011年4月18日

  第七篇:给孔子的一封信(高三/1000字)

  爱的孔子先生:您好,在小的时候,常常听到被人谈论您及您的各种著作。我时常眨着眼睛思考着:你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大家会如此崇尚您。小小的我,脑海中充满了疑问,努力地想要寻找到其中的答案。

  终于在我七岁时,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获得了一本带有拼音及注释的《论语》。从此,我便与《论语》有了不解之缘。尽管刚开始时,那一本书有拼音,也有注释,但是我依旧读不懂它。虽然我每天背诵、朗读,满嘴的“之乎者也”,但是我还是读不懂它。那时,我小脑袋中猜想了起来:也许您不过是一个只会“之乎者也”的老者;也许您不过是一个满身铜臭的地主老头;也许您不过是一个当朝为官的大老爷;也许您不过是一个……脑袋中充满了幻想、充满了疑问、充满了种种可能。

  由于读了您的《论语》,我小的时候可闹过不少笑话呢!那天我折腾了妈妈一上午,才做出了您那所谓好的食物。吃饭时,我觉得这跟平时的饭菜没什么区别,那您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令人崇拜的对象呢?不一会爸爸回来了,看着心不在焉的我,立即知道我心中有事。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开始盘问起我,无奈之得从实招来。听完我精彩的“演说”后,爸爸竟哈哈大笑,只笑得我心惊胆战。

  我不理解爸爸为何大笑,不理解我的“演说”有何问题,也不理解您到底为何云者。而后,我又开始了大调查。在我十二岁时,我在一家书店中无意看到了您那厚厚的一本《论语》,这本书比上一次的那一本更好、更大、更重,而且书中没有拼音,连注释也比那本细、多、易懂。我看了看那不菲的价格,狠了狠心买下了这一本让我能够进一步理解您、了解您、看懂您、明白您的书。有了上一次看书的经历,我开始对书中有些知识看得懂了,但同时却又不明白它的道理。

  有一次,为了弄懂您书中的意思,我也闹出了笑话。不信,您瞧那天,我正好全神贯注地看着新买来的那一本书,以至于我竟然没有听见妈妈的叫喊声。无法,妈妈只得把饭端到我看书的屋子里,妈妈一边叫我快点吃饭,一边又嘱咐我小心眼睛别看坏了——您可是不知道,只要有书我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要把书看完,又何况这一本还是关于您老的。我一边应答着,一边又心不甘、情不愿的不放下您的书,只能边吃饭,边看书。因为是书桌,我正好写完作业,还没来得及收拾便看起了您的书。我正津津有味的品读着。哎呀,不好!“一个非法分子”——橡皮趁机进入了我的口中。没事,拿出橡皮继续啃读。可谁知,这一切竟被偶然间进来的妈妈看得一清二楚。

  啃读完您书中的一点点,只能出去休息、休息了。后果可想而知,刚出了房间就被家人看到,一个个笑的前俯后仰。我一时蒙住了,为何?这到底是为何?看着一脸迷茫的我,妈妈强劲地捂着肚子和嘴,尽量不让自己笑出来,也给我讲了事情的原委。虽然听得不太清楚,但也略知一二,只得跑回屋子。刹那间,脸红了、心跳也加速了,谁让自己这么出丑呢!想想妈妈刚才做动作、讲故事的情景,脸更红了、心跳得也更快了。您看,我对您的著作痴迷的样子,就知道我与《论语》的不解之缘了吧!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懂得了您那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割不正不食••••••”的含义。

  这些话现在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阅读品位、一种审美倾向、一种人生追求。它使我明白:只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对生活另一种美的阅读品位和审美观点,对人生的一个理想、一个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充满意义、充满追求、充满美丽的好人生。当然我现在也明白,你不是一个只知“之乎者也”的老者;不是一个满身铜臭的地主老头;不是一个当朝为官的大老爷;而是一位学者,一位谈天论地、精通天文地理的学者。您创建了儒家学派,留下了无数可以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宝,您是为了天下众生而生,所以才受到尊重,并不是所谓的什么饮食习惯。您受到天下所有人的尊重,您当之无愧。

  谢谢您及您的著作,有了它们,我才会与书交上朋友,并且成为好朋友;有了它们,我才会了解您及您不平庸的一生;有了它们,我才会有如此多的感慨。我想:您及您的著作一定会永远流传下去,因为您是值得骄傲,当之无愧的东方伟人,而您的著作也是使人受之一生、用之一生的知识宝库、精神财富。我依旧会继续将您及您的著作研究和挖掘下去。祝您开心快乐!

  第八篇:给孔子的一封信(高三/1000字)

  尊敬的孔子先生:您好!我是一名初三学生,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是本着对您思想的探求,自进入初中以来,我已经学习了关于您的经典传世名作——《论语》。

  您知道您的弟子在您走后写下的这本不朽的著作吗?您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为什么《论语》还在吗?赵普又为什么说能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吗?为什么“诵读经典,感悟成长”一定要读《论语》吗?因为他就像黑暗里的一盏明灯,指引了人们前进的方向,给予人无限的动力。

  当我每天在“得过且过”中混日子,前途一片迷惘的时候,他教会了我要愈挫愈勇,愈挫愈奋。正像您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道,不如学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您的一句“不耻下问”更是让我攻克了许多难题,也让我更加了解了您。作为鲁国的大学者,您勤奋好学、谦虚、有礼,这一点是永远值得我去学习的。当我刚为“不耻下问”得到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时,您又告诉了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不能将这一点小成功作为骄傲的资本,而要向未来发出更勇猛的挑战!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明白了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的道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是让我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从而让我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机会。他就像“鲤鱼跃龙门”时的英勇无畏,让我明白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而让我重新树立起理想的风帆,意志坚强,超越自我。这就是《论语》,他让我了解了文学,了结了其中的知识,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和道理。他有利于我们成长,有助于我们走向成功,有助于充实我们的生活,这些的确令我心悦诚服。可是您推行的“仁政”却让我有些难以恭维了。您说“仁德”即对人要“恭”、“宽”、“信”、“敏”、“惠”,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待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虽然我不知道您的“仁政”是否与您自己的政治生涯有关系。但听说您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好像始终抱着对您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啊!但您是否知道之后的几个国家也推行“仁政”,可最后都以灭亡告终。您是否知道您这“仁”的思想也曾害苦了多少华夏儿女,让曾经也养育过您的这片土地饱受多少欺凌吗?由于对八国联军太“仁”,直接导致了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被他们付之一炬,顷刻间化为灰烬;对侵华日军太“仁”,他们不仅侵占了我国的东三省,而且还在南京残忍的杀害了我三十万同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拜您的“仁”所赐吧?抑或是您的子孙们曲解了您的思想?但是,如果再“仁”下去,中国便永远也翻不了身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华夏儿女们终于摆脱了这种思想的桎梏,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自己当了家,做了主人,从此才过上了好日子。最后我想对您说,不管我认识到的思想是不是您真实的思想,也不管您推行的“仁政”之路是不是您希望走的,我都会从您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和教训,用“无涯之学”,度“百涯之生”,从而更好的让自己明白“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道理。另外,信中言辞如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在此拜谢!

  您的后生:尤守红公元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结束:好了,这就是作文网(zww.net)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给孔子的一封信高三作文1000字》,感谢阅读!更多精选内容敬请关注!

  小编为你精心推荐: (1)、等待高三作文800字,(2)、痛苦也美丽高三作文1000字,(3)、畅想未来高三作文1000字,(4)、父亲高三作文1000字,(5)、母亲高三作文1000字 ,欢迎交流,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