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找的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网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作文内容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时间:2022-04-11 09:45:05

  大家好!作文学习时间到,想要写出一手好作文,就得接触更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多学习他人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让自己在写作时,也能挥洒自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推荐),欢迎交流!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篇1

  又是一年来到,家家都挂上了对联和灯笼。中国那么大,每个城市肯定都有每个城市特有的过年风俗。论起云南,那怎能落了我们的“广场舞”三跺脚呢?

  三跺脚又称“跳芦笙”、“跳三弦”,是一种彝族民间舞蹈。一开始,这种舞蹈只有在每年农历七月中旬彝族用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的一种方式。后来每当过年的时候,大伙儿也会搭起火篝,拿起三弦琴,欢快的弹起来,而其他的人就会手牵着手绕着火篝围成一个圆圈,以顺时针方向,用三走一甩脚的方式移动。只要你路过,只要你想跳,你便可以加入他们,不用担心自己跳不好,他们一点也不会嘲笑你,还会耐心地教你直到你到会了为止。我们虽然有可能不是同一个民族,但永远是一条心。我也是一样,牵着叔叔阿姨的手,随着节奏,跳到10点钟的钟声敲响,我才会依依不舍的离开。

  可今年的春节有一点不太一样,在这共庆新春的日子里,一种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来到我们身边,折磨着我们,所以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便很少出门了。但这并不能影响到我们对跳舞的热情。我拿出我的平板,在客厅里播放起了音乐。“大家一起来跳舞吧!不累不睡!”大家一听,兴奋地跳了起来:“好耶!我早就闷得慌了!”我、弟弟和表姐翻出云南的花背心,正好,表姐现在在学吉他,她学着弹三弦琴的小伙子,弹着吉他;我便像节目上的和声员一样,咿咿呀呀地配着吉他声;弟弟便是那舞蹈担当,手舞足蹈的,用我教他的三跺脚的舞步跳起了舞。后来,我更是把姨妈家的电子琴翻了出来。就这样,一个迎春小乐队就组成了。虽说是小乐队,但这气势却像能撑起一个春晚一样。大家就这样一直进行着,还把爸爸妈妈姨妈姨夫都吸引过来了。于是,我们迎春小乐队又多了几个粉丝。12点到了,弟弟已经撑不住了,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大家互相拜着年。我和表姐也累坏了,头刚碰着枕头就睡着了。真是一个独特又美妙的迎春方式啊! (作文网 www.zww.Net)

  不惧困难,勇敢向前,这就是我们,这就是中国人。团结一心,让我们把病魔打倒。面对生活,保持乐观,让我们在这个不同凡响的新年里舞动新春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篇2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一个传统佳节,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放鞭炮是春节旧俗。我印象中的热闹春节,是在不绝于耳的鞭炮声中度过的。

  小时候从年前采购鞭炮开始,我的春节就拉开了序幕,我和哥哥会挑选好各式各样的小鞭炮,有能上天的窜天猴,有在地上转着圈喷火的小蜜蜂,买的最多的就是普通的擦鞭,因为擦鞭的玩法最多。当然,少不了烟花,最好的烟花我们会留在除夕夜燃放。

  从除夕夜开始,整个村里就开始陆续响起鞭炮声,我们家一般五六点左右吃饺子的时候会放一次鞭,然后八九点钟年夜饭的时候再放一次鞭。高潮是八九点钟这一次,这时候整个村里每家每户都开始放鞭,并且把自己家买的最好看的最大的烟花拿出来放。这个时候屋里电视中响着春晚的声音,厨房里传出做饭的声音,院子里则是鞭炮声和欢呼声,这个时候是除夕夜里最热闹的时候了。自己家的烟花鞭炮放完了还可以欣赏别人家的烟花,没有高楼阻挡,村里谁家放烟花看的清清楚楚。

  除夕夜的鞭炮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春节几乎每天都会伴随着鞭炮声。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吃饺子,放鞭炮。接着大家去拜年,拜完年收完压岁钱,我和哥哥接着就跑去商店买鞭炮,一天要跑好几趟商店。然后带上两根点燃的香,哥哥就带着我走遍村里到处放鞭炮。

  如果你走在路上看到小孩子冲你笑,那你就要仔细周围有没有点燃待响的鞭炮了。

  大年初二晚上家家户户还是吃饺子放鞭炮,是为了送年。

  初五的早上迎财神,家里做生意的会放鞭炮。

  初七俗称“人日子”,传说女娲初创世,造世上生灵万物,第一日造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家家户户还是放鞭炮。

  最后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这一天主要是吃汤圆放烟花,出了十五年就算过完了。

  当然春节还有其他习俗,但让我最兴奋的就是放鞭。2020年起,威海城乡全面禁放烟花爆竹了。“放鞭”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成了一个过去时的春节习俗。

  我怀念在鞭炮声中度过的那些春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篇3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陕北榆林,这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春节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腊八差不多就是腊月的七九八九,老一辈的人说:“七九八九,冻得拉门叫狗”,这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做腊八粥,也就是我们现在常吃的八宝粥。

  从腊八起,每家每户都要预备年货,买肉、鱼、鸡,也有买鞭炮等。办好年货,就要大扫除,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要把房子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东西扫走,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在我们陕北,这天晚上是送灶爷上天,家家都吃羊肉臊子擀长杂面,寓意长长久久。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因为春节马上就到了,家家户户要做年饭:肉丸子、酥鸡、猪肉转鸡、炸油糕、黄米馍馍、黄酒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祝的时刻,早上起来,每家每户都贴着对联,贴着“倒福”,这样就表示福到家了。下午,大人们准备着一年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一切准备完毕,先让老一辈入座,派一位代表出去放一串鞭炮,炮声一响,全家人就可以动筷子了,小一辈的举起杯子向长辈们说祝福语,这样才能体现出家乡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从这一刻起,鞭炮声连绵不绝,响彻云霄,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到了十二点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意味着新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包饺子吃,饺子里面必须包硬币,谁吃出来硬币,预示着今年事事顺心,大吉大利。吃完饺子,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去长辈家拜年,然后是平辈间相互拜年,即是“拜年”,又是吃“年酒”。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长辈们都给小孩子们发红包,当然在春节里,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被长辈埋怨,说你不懂规矩。

  初六一过,我们陕北最有特色的秧歌闪亮登场,男女身着彩服,男的用毛巾包头,手持彩伞,女的双手持彩扇,秧歌动作丰富,豪迈粗犷,潇洒大方,充分体现了家乡人民淳朴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

  元宵节是最热闹的时候。晚上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纸灯,有的灯里还有小铃铛呢。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人们还会吃汤圆,有豆沙的,有花生的,有芝麻的,吃完汤圆,人们还要去转火塔塔,每人转三圈,寓意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一个充满吉庆,充满欢乐,充满喜悦,充满希望的春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篇4

  我的家乡是昌邑。在那儿的孩子,除夕是他们最盼望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们可以在家做大饽饽。

  除夕这天,按照昌邑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蒸大饽饽。从早上起,每家每户的女人都开始忙活着做大饽饽了,做大饽饽要最精的白面,加上鸡蛋和糖,放上最好的引子,再配上妇女们的精湛手艺,一团团面团在她们的手里变换着各种形状,让我们眼前一亮。大饽饽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有的插着枣,象征着“枣”日发财;有的是小鱼的形状,象征着年年有“鱼”;还有的是寿桃形状的,象征着长寿百年

  在这时,手巧的小孩子,就会和大人们一起做大饽饽。我和邻居家的姐姐弟弟们围在一起做大饽饽。一开始,我还不会做,甚至连面都和不好,总是把面和成一摊浆糊。幸好,有了邻居姐姐的指导,我慢慢的会和面了。和好面之后,就可以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了。我准备捏一个小刺猬,于是,我先把面团揉成一个圆圆的“小包子”,接着搓出刺猬的小鼻子,然后再用剪刀剪刺猬的后背,做成一个个尖刺,就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刺猬就做好了。大家见了我做的饽饽,都不停的夸我心灵手巧,我开心极了。

  捏好形状之后,就可以把它放进锅里蒸了。我们在一旁静静的等着,看着锅里的饽饽一点一点的变大,散发着诱人的馒头香味,我们都馋的流下了口水,恨不得立刻就拿出来吃。就在这时,邻家姐姐的饽饽突然裂开了一道大口,“哦!我的饽饽怎么裂了?”姐姐惊讶的说道。“嘿嘿,不知道吧,饽饽在锅里蒸裂了口,才算是上品,意思是饽饽笑了,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吉祥如意。看来你来年要有好运气喽!”奶奶意味深长的说道。听了奶奶的话,大家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大饽饽出锅了!但奶奶说,现在大饽饽还没有完工呢,最重要的点睛之笔就是涂在饽饽身上的染料了!过了一会儿,各种各样的大饽饽就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小生物了!变的更加诱人。

  现在,经过了各种各样繁杂的过程,大饽饽完工了。轻轻的咬一口,一股清新的甜味充盈在口中,再和上喷香的白面味,令人沉浸在甜蜜的味道中。我们津津有味的品尝着自己制作的成果,都开心的露出了微笑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篇5

  按照家乡一贯的风俗,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半就拉开帷幕了。

  腊月半至腊月二十四左右,家家户户都忙里忙外地置办年货。

  而最大的活动就属倒糕了。我们撸起袖子,洗净双手,将糯米粉用水搅拌均匀倒入有喜庆花纹和“吉利”字模并抹过“洋红”的米糕箱内,小心翼翼地移入蒸笼,至熟端出。

  “哇”我们异口同声地惊叹道,糕上含图兼字,撒上米焦糖后,甜气扑鼻,沁人心脾,嘴中立时生出一种甜甜腻腻的感觉,口水简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端详看糕,都迫不及待想尝一口了。

  一口咬下去,糯糯的、绵绵的,配上一小碟糖汁,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此色味双美的食物,难道还不够解你的馋吗?

  而且,这“不吃不打紧,一口干糕没”呀!

  做米酒也是个分外有趣的风俗呢!

  在锅中用烫水把一部分酒米煮浑,将另一部分浸在暖水中,用手碾出白嘟嘟的酒汁来,再把两部分合而为一,用白纱布蒙上,冷却之后捣碎,筛出半成品,入瓶、封口,关入地窖,数日之后取出享用即可。

  年前,家家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也顺带边忙边玩,无暇顾及出去享受。

  二十四,家人们忙着“掸尘”。我们住的是大院,仅有一个罕见的灶台矗立在墙边,格外引人注目。这天定要掸去灶王爷平时记账的痕迹“吊吊灰”,让灶王爷去玉皇大帝那儿“告状”无凭无据,只能“上天言好事”。晚饭后便烧纸“送灶”。

  忙碌总算告一段落了。接下来,便是大家企盼已久的新年了。

  三十夜,我们一起赶去外公家吃团圆饭。桌上一道道佳肴十分美味。

  之后便是众人皆知的“财源滚滚来”了,一个个厚墩墩的红包接踵而来。春晚在倒计时,无闻之中不知不觉大了一岁

  正月初一一大早起床不可以“胡言乱语”,首先要向家人贺年,再吃甜度大增的泡炒米,寓意幸福快乐。

  旧时初一还有抱柴、挑水进门的习俗,寓意“财进门”“涨水”,但那已成为凝住的历史。

  正月十八,用面条供奉菩萨,只是“小落灯”。二月初二才是“大落灯”。整个“年”才算过好了。

  我们的祖先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无论贫富,年都过得有滋有味。灿烂的智慧、火热的心尽在眼前,应该倍加珍惜!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篇6

  去年,我在我的故乡红旗岭,见识到了端午节特有的风俗。

  还有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看见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干什么?我蹑手蹑脚的走过去,从妈妈的肩头偷偷看去,才发现原来是在做端午节前的准备工作,爸爸妈妈买来了粽叶和江米,还有包在粽子里的腊肉、蜜枣和我最爱吃的咸蛋黄。接着,爸爸妈妈把粽叶和江米放在水里浸泡,粽叶用热水烫过洗净沥干,糯米洗净后泡个1天,之后就等待着端午节的到来吧!

  端午节终于在我们的期盼中到来了。爸爸把泡好的粽叶拿出来,此时的粽叶已经变得软软的,妈妈拿起一片粽叶,放在手心折成圆锥形,再放一些江米,一块腊肉,一个蜜枣或者是一个咸蛋黄,包好后,再用线把它缠好,一个粽子在妈妈的巧手下就包好了。我看着妈妈包粽子,也想包一个,于是妈妈手把手教我,耐心的告诉我包粽子的整个过程。虽然一开始不熟悉如何包粽子的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进去,挑了一块大大的咸蛋黄放进去,在我要封口时“沙”“啊哟!我的粽子!”我大叫一声,江米全撒了,但随着一次次的失败,我包的越来越好了。看着一个粽子鼓鼓囊囊的站在我的面前,我的好奇心涌上来了,我问爸爸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爸爸告诉我:“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恍然大悟。

  晚上,爸爸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一个小时后,粽子的香气扑面而来。我催促着爸爸赶快把锅盖打开,我要尝尝我自己的“杰作”。哎呀,烫死我了!我赶快把粽子放在凉水下冲了一下,慢慢的剥开粽叶,黏黏的糯米、美食的香味发出无与伦比的香味,美味的食物和白白的江米又呈现出了一幅画,令人垂涎欲滴。我三口两口就把它化作了我的晚餐。饱餐后,餐桌上的筷子浪漫的摆成了一个个十字。粽子,真美。

  晚饭后爸爸妈妈带我出去逛街,妈妈给我买了一个香包。我闻着艾叶与香草的香味,仔细嗅着这香气四溢的香包,想着晚饭上令人回味无穷的粽子是那么的可口,再望着爸爸妈妈满脸的笑容,内心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这个端午节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懂得了很多。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端午节啊!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篇7

  梅州的春节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过年的风俗都不一样。深圳过年喜欢办花市,广州过年喜欢吃饺子,北京过年喜欢逛庙会而我的家乡梅州,会是怎样的春节呢?

  腊月二十四,每家每户都得开始大扫除。扫地,拖地,擦桌子,扫墙壁,忙乱的一天就开始了。这一天,没有多少人在大街上走动,所有人都在家里把自己的家收拾的一尘不染。为什么童谣总唱“二十四,扫房子”?原来啊,这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每年的年三十他都会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说人间的坏事,因此,玉皇大帝就让三尸神在不好的人家门前写上罪行,而罪行就靠蜘蛛网,灰尘来代表,为了夺得人间,三尸神故意在每一家门前都写上罪行。这一切,又被灶君看在了眼里,从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就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等王灵官下凡检查时,发现家家都干干净净,而玉皇大帝也知道了三尸神冤枉好人就将三尸神打进牢里。灶君也得到了人们的尊重。

  二十五这天,菜市场早早有许多小贩在门口卖黄豆。因为这一天要磨豆腐,人们一般买泡好的黄豆,因为如果是没泡的黄豆回家,再来泡就不够时间了。把泡好的黄豆放进打磨机里打磨,打磨的时间越长,豆腐吃起来更香。打磨后,用纱布用把豆浆和豆腐渣分开,把没有渣的豆浆大火熬煮,直到滚出泡泡,再用小火继续熬五分钟后冷却,用纱布把水倒出来一些后,加入米醋搅拌一下,用纱布盖住静置一个小时就大功告成了。辛辛苦苦做的豆腐却只想在大年初一熬一锅青菜豆腐汤,寓意着新的一年能为人清白。受人尊重。

  二十六和二十七,大多数人都宰鸡宰鸭。二十八开始,就得挂上红彤彤的灯笼,每家每户都会挂,一挂就得成双,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一到晚上6点来钟就会打开灯笼的灯,晚上,大街上人山人海,都是来赏灯的,一路都是灯笼。大街是红的,我们小孩最爱晚上逛大街了,大人也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大人为了赏灯,而我们为了比灯。

  大年初一本以为是最热闹的一天,但那一天街上并没有人,却有着香香的饭菜味,让人闻了垂涎三尺,那是因为大家都在家里吃团圆饭呢!

  时间眨眼而过,我们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梅州这个地方也过完了忙乱的时期,回到了悠闲的生活。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篇8

  正月初一迎喜神。在我的老家甘肃,初一迎喜神可是件头等大事。

  老家初一迎的喜神,据老人们说,是商朝的纣王。生前他虽然荒淫无度,却最是知道人们想要什么,在他死后,被姜子牙封为喜神。

  初一一早,天光乍亮我就起了床,往外一看,天上纷纷扬扬地下着大雪。在等妈妈喊我出去时,我忍不住在屋里转来转去,想象着迎喜神的热闹场景。感觉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妈妈才喊我出去。一出门,雪不知何时停了,一片素白遮住了屋顶,掩住了地面。两盏大红灯笼挂在门前,下有一副春联,黑墨红纸白雪,墙上还挂着几串辣椒和玉米,相称出一幅温馨而热闹的画面。正当我在为这幅景象着迷时,一只穿红带紫的驴子闯了进来,却并不显突兀。它两耳边各扎一朵大红的布花,衬着绣了金线的绿布叶子。身上还披着一张开着大朵鲜花的毯子。为这幅宁静的画面自顾自的添了浓墨重彩而又充满生机的一笔。

  在路上,妈妈解释说:“迎喜神,就是沾喜气,期盼当年能够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所以,毛驴也要去迎喜神过年啊。”到了迎喜神的地方,人们都端着盘子,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从盘子里拿出贡品,堆三个土堆,代表的是“天”,“地”,“人”。在三个土堆上各插三支香,磕完头,大家就各自散开了。

  村民们虽被寒风吹的脸颊通红,却热闹非凡:小孩子们奔跑着,追逐着,欢笑着;青年人们聚在一起,神采奕奕;妇女边跺脚搓手取暖,边互相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街坊邻里的消息;老人们点上一袋烟,拍拍自家的家畜。有的人还提了鸽笼来溜。

  几个半大的孩子蹲在地上,为首的小心翼翼地伸出一根香,用香上的火点燃鞭炮的引线之后拔腿跑开,又迅速凑在一起,捂着耳朵抱住头兴奋的注视着鞭炮炸开。我在妈妈的怂恿下拿了一串鞭炮。我一边在心中反复回想点燃鞭炮的过程,一边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来点鞭炮,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身后突然传来了一阵地动山摇的爆炸声。回头一看,几个青年人又伸出手去点一个大炮仗。我急忙蹲了下来,捂着耳朵跃跃欲试地向前看去,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几只飞禽从树丛中飞了起来,孩子们拍着手欢呼起来。

  看着此情此景,我想,迎喜神,不仅是求个合家平安,来年风调雨顺;也是为了乘此机会,好好的说几句话吧。迎的,应该是人心的距离吧。

  鞭炮又炸了开来,天上下起了雪,化作了幸福融化在乡亲的心中。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篇9

  2020年中秋恰逢国庆,全国上下举国欢庆。今天我就说说传统民族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传说我们也是如数家珍,如嫦娥与后裔的嫦娥奔月、“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的玉兔捣药、貂蝉午夜拜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诗人李白等各种神话传说。

  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今年的中秋节,按照我们家的习俗,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亲戚朋友围坐在餐桌前,畅饮美酒、聊聊家常,我看着肥美的螃蟹、圆圆的月饼,口水直流,丰盛的家宴把我吃得懒洋洋的。晚饭时,我和爸爸妈妈、姑姑等祭拜月神。妈妈把餐桌搬到阳台,摆上月饼、芋头、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吃着五仁、水果馅的各种月饼,我和妹妹互相品尝自己选中的月饼,她咬我一口月饼,我吃她手中的美味月饼,我俩就这样把对方的月饼吃完。

  最有趣的事情是我和妹妹燃灯,燃灯也是中秋节一项特有的习俗。古时候就有燃灯的说法,“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皎洁的月光下,我和妹妹提着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中秋灯,奔跑在月下,欢声和笑语在月下回荡。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篇10

  《拗九情深》

  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劳碌奔波的大孩子,白发苍苍的老孩子,提到拗九粥,谁不是嘴里就立即生出那香甜软糯的滋味呢?

  相传,有一位孝顺的孩子名叫目连。担心为牢中母亲送的吃食全被看阴牢狱卒吃掉,于是用数种食材煮成甜粥,再在表面上洒上黑芝麻让狱卒误以为是乌垢不敢吃,粥才得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因为目连浓厚的孝心感动了福州百姓,而这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九,所以拗九粥(孝九粥)从此成了福州特有的民族风俗。

  以前,总看到外婆一人坐在矮凳上,一碗杂米一个盆,半天时间筛选,半天时间淘米。在煤炉子上煮一夜,第二天一睁眼,用勺子轻搅两下,晶莹剔透的糯米散发着软玉似的亮光,乌黑铮亮的黑米流露着古铜的色泽,红枣已有三四倍大,桂圆、马蹄、花生也悄无声息地融进了浓香中。高捧一碗,大口灌下。让杂米的轻糯,红糖的甜腻,马蹄的清爽顺喉而下,一口气喝上几碗才算过瘾。

  就这么喝着拗九粥长大的我,看到外婆的满头青丝不知不觉已成了苍苍白发。今年拗九节就让我来为你熬粥吧!

  说干就干,我买回了食材,回忆着外婆旧日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淘洗起来,熬煮正式开始了!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咕噜咕噜”“吱滋吱滋”这不是熬粥,这是一场小型家庭音乐会。数分钟后,一股烧焦的糊味扑鼻而来。我方才慌忙地打开锅盖,往锅里探了探头,不禁吓了一跳。这锅中水是水,豆是豆,“伤痕累累”“唉,做拗九粥怎么这么难啊?我努力了这么久还做成这样要不,算了?”我在心中默默打起了退堂鼓,正当我准备收拾“战场”,猛一回头,妈妈神不知鬼不觉地站在我身后。“外婆喝得不是区区一碗拗九粥,还是你一片赤诚的孝心啊!”妈妈语重心长道,“别气馁,我们重头来过。”揣着对外婆的感恩之心,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成功了!

  外婆默默无言地品着粥,两粒珍珠般晶莹剔透的东西滑过她历经沧桑的脸,“嘀嗒”落进了粥里,但她笑了

  浓浓拗九粥,深深感恩情。不仅是拗九粥,中国各地的特色民俗各有千秋。让我们一起好好传承、保护、尊重传统文化。

  热点推荐: (1)、疫情中的逆行者作文(最新5篇),(2)、心愿作文500字(六年级汇总),(3)、疫情中的我作文(通用5篇),(4)、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六年级汇总),(5)、画眉鸟作文(集锦5篇) ,欢迎交流,一起进步!